编者按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思政课的重要思想理论资源和教育教学素材。在由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主办、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承办的“伟大建党精神进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政课中的引领作用。今刊发部分成果,以飨读者。
关键是要在情感上下功夫
■ 齐卫平
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提出了在全党全社会继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要求,对加强高校思政课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分量厚重,《条例》总则中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制定工作条例的目的之一,第三章第十四条把伟大建党精神列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奋斗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培养担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
向历史汲取力量,加强党史学习教育
高校思政课是贯彻党中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成为夯实主阵地基础的重要工作。加深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从高校思政课面对的教育对象出发。今天的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感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时代景象,很需要从历史维度认识自己来自哪里的身份背景,很需要从现实维度树立自己将要到哪里去的奋斗目标,从而焕发砥砺前行的动力,在时代前进中找到自己的坐标。
向历史汲取力量,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路径。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历史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从大历史观认识和把握中国历史的整体性,必须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刻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历史成就创造,才使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了今天这样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就是要使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青年大学生励志的动能,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必须读懂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历史演进中哺育、催生、衍化了各种革命精神,形成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穿党的全部奋斗实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穿越时空的高度历史自觉。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历史。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呈现的党史图像,既为大学生建构历史知识提供了正确途径,又为新时代青年汲取奋发向上的能量提供不竭来源。
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
高校思政课是集知识学习和道德养成于一体的课程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寓道德品行培育于历史知识学习之中。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的精神结晶,其教育意义是全面的。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不仅要认真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内涵,而且要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创造的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标识符号。伟大建党精神由党的红色基因铸造,与中国人民的民族基因相契合,构成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揭示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占据道义制高点的体现,又是全社会弘扬正能量的要求。伟大建党精神树真善美的标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题中之义,而且对引领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使思政课教育产生“化学反应”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融”的目的在于入脑入心,就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合”不是原理“移植”的道理一样,“融入”不是简单的思想“带入”,而是要使思政课教育产生“化学反应”。高校思政课程有很多涉及中共党史的教育内容,融入伟大建党精神的面很广,点也很多,要充分利用好。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开发出各种形式和类型的精品课程,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资源得到大力运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叙事的重要话语。进一步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关键是要在情感上下功夫。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崇高境界的情怀认知,以真情感动学生。其次,课程讲述要结合大学生情感触动点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感染力,在情感共鸣中产生立德树人的效果。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贯彻这个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确保“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大学生重任在肩。进一步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是引领青年一代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实现革命精神代际传承的重要任务。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